网上有关“健康 中医”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健康 中医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是广义的。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因此,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
医学的健康是狭义的。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主要脏器无疾病,身体形态发育良好,体形均匀,人体各系统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二是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较强,能够适应环境变化,各种生理刺激以及致病因素对身体的作用。
传统上,我们习惯“无病即健康”。
对“健康”的表述,中医和西医是不同的。
《黄帝内经》日:“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意思是身体的阴阳动态平衡,身体健康。
阴者藏精而起极也, 阳者卫外而为固也。真阴要有收敛收藏阴精的作用,并能滋养真阳收敛真阳(阴平);真阳要有生长生发抵御外邪的作用,并不让真阴外泄而固束真阴(阳秘)。
“阴平阳秘”中的平、秘都是一个意思,平衡。“阴平”即阴气平顺,“阳秘”即阳气固守,是阴阳两者互相调节而维持的相对平衡。
中医学说认为人体是阴与阳的统一体。阴与阳相互对抗、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以求其统一,取得阴阳之间的相对的动态平衡,人体生理功能正确,免疫力强,精神就充沛。
在中医的辨证施治中,常用脏腑功能的“过”与“不及”来述说疾病的产生。例
中医对疾病的认识有两个方面。
人是一个复杂的整体,任何局部病变都和整体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认识疾病时,我们需要始终从整体出发。其次,任何疾病的产生都是整体平衡遭到破坏的结果,而平衡的不同环节遭到破坏会产生不同的症状,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人体外在症状的分析和研究来判断体内平衡的破坏情况,从而掌握疾病的本质、把握疾病的转归。
《黄帝内经》曰:“有诸内,必形诸外”。
中医学的健康具有个性化,不同的年龄层次人的健康特征不同,不同人的健康状态也不同。因此,中医的医治不是按标准指数进行施治。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之说。不同的人患同一种病,治疗方法可能不同;不同的疾病可能用相同治疗方法。
西医学对健康的认识。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1987年中文版的定义是:“健康,使个体能长时期地适应环境的身体、情绪、精神及社交方面的能力。”“疾病,是以产生症状或体征的异常生理或心理状态”,是“人体在致病因素的影响下,器官组织的形态,功能偏离正常标准的状态。”“健康可用可测量的数值(如身高、体重、体温、脉搏、血压、视力等)来衡量,但其标准很难掌握。”
西医在对健康的认识,往往用“健康标准指数”来衡量。因此,治疗也被标准化,忽视人体个性差异。出现“亚健康”不是病的现象。
一般认为,亚健康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是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生理机能低下的状态, 亚健康就是指人体虽然没有发病,但身体或器官中已经有危害因子或危害因素的存在,这些危害因子或危害因素,就像是埋伏在人体中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爆炸;或是潜伏在身体中的毒瘤,缓慢地侵害着肌体,如不及时清除,就可导致发病。例如,当人体心脏供血的动脉血管(医学上称为冠状动脉)堵塞了,当堵到70%左右时,人就会感到不舒服,就会出现心慌气短胸闷等症状,就得赶快上医院。医生一检查,发现冠状动脉血管已经堵塞70%左右了,医生就会诊断为冠心病。 你的冠状血管一下子就堵到70%了吗?答案很明确,不是。当血管堵到可能是50%时人平时没什么感觉,但可以被视为有病,只是症状很轻微,或看不出症状。 当血管堵到70%时,人就受不了了,这时才被诊断为冠心病。而之前的状态,就是人们常说的“亚健康”。疲劳、乏力被说成是亚健康;头昏、失眠被说成是亚健康;烦躁、注意力不集中被说成是亚健康;浑身上下不舒服,找不出什么病也被说成是亚健康。由此看出,亚健康的叫法不准确,应该叫做“疾病的早期阶段”。 所谓的“亚健康”不是没有病,而是处在疾病的早期阶段。到疾病晚期时,人们大多都是受不了才会去医院。“亚健康”的不正确叫法实在害人不浅,它严重妨碍了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这种现象的出现,原因在于西医对健康认识的数字化,及形成的数据标准化诊断缺陷。
很多人检查发现自己有高血脂,却因为不太影响工作和生活而不重视它。事实上,一个人出现高血脂的那天,就是心肌梗塞和脑血栓快速发展的开始。人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亚健康也是病。
西医现有的检查设施和仪器,往往只能观察到人体某一器官或某一成分的局部情况(数据),它无法认识局部和整体之间的关系。而中医是要讲人体的整体平衡,人体的任何器官、细胞甚至某种成分的变化,都和全身整体有着密切的关系和影响。是不能将人的五脏六腑孤立起来研究,而是将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
将中医的健康状态具体来表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考虑。
1.眼睛是否有神:目光炯炯有神,无呆滞之感,说明精充、气足、神旺,脏腑功能良好。
2.声息是否调和:说话声音洪亮,呼吸从容不迫,反映出心肺脏功能及循环功能良好。
3.小便是否通畅:小便通畅,每天尿量1000-1500毫升,说明泌尿功能正常。
4.大便是否通畅:大便每日一次或两次,无腹痛、腹泻,提示消化功能健旺。
5.体形是否适中:保持体形匀称,不胖不瘦。
6.牙齿是否坚固:保持口腔卫生,基本上没有龋齿和其他口腔疾病。
7.腰腿是否灵便:保持运动,肌肉、骨骼和四肢灵活自如。
8.脉搏是否正常:脉搏从容和缓、柔和有力、节律整齐、不浮不沉、不大不小,说明心脏和循环功能良好。
9.饮食是否有节:每日定时定量,饮食均衡,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不酗酒,不吸烟。
10.起居是否准时:能按时起床和入睡,睡眠质量好
医学角度的健康,以是否患病来表述的。而判断人是否患病,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技术,中医的诊断学有四诊,望闻问切。
倪海厦先生:中医判断人体健康的十大标准
随着人们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很多人们的生活习惯并不是正确的,因此大家也会处于亚健康状态,会导致很多人们都会有阴虚的体质,所以大家在平时要注意调节好自己的身体,才会远离各种疾病带来的困扰,那么阳气不足,阴虚自来:调理身体,中医常用3个方法。
1、心烦失眠
失眠可能不是阴虚,但阴虚就一定会造成失眠,阴虚的人夜间肝火过旺,肾脏阴液不足,不能滋润身心,水火不容,导致心烦多梦,想睡睡不着,盗汗潮热,有些可能伴有遗精症状,睡眠时间短等
2、五心烦热
阴虚火旺常常会有五心烦热的表现,即两个手心、两个脚心和心口发热潮湿。《素问》中说道:“帝曰:阴虚生内热奈何?岐伯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即阴虚之人面色疲劳,气色萎靡,胃热肺燥,火气上下贯通,肺热不止故而脸色潮红,五心烦热。
3、急躁易怒
阴虚之人,火气足,心烦意乱,容易滋生怒气,导致肝火旺盛,肝火旺又进一步消耗肾水,盗用母气,使阴虚症状加重,情绪易变。
4、皮肤、眼睛干燥,便秘
阴虚体质的人,体内血液和水液不足,身体如同置身于火炉之中,身体脱水严重,皮肤干燥,眼睛久看就容易干涩、干痛,毛发干燥易起静电,口干舌燥,就算经常补充水分,也往往难以得到解决,很容易导致便秘。
5、口臭,口腔溃疡,舌红少津少苔
阴虚体质者心肺阴虚,肺阴不足,虚火上行,有上火之症,易造成口臭,口腔溃疡,舌红少津少苔等问题。
从以上症状可见,阴虚体质对身体健康还是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面对这一情况,更不能“坐以待毙”,那么调理身体该从何入手呢?今天就给大家几个建议。
1、饮食方面
阴虚体质者饮食方面需要多加注意,不可随意进补,过度进补,最好遵循医嘱,注重滋阴补津,以下几种药材可以适当使用。
枸杞子:这味药材性平,味甘,有滋阴补肾的作用,尤其是对肝肾阴虚的腰酸背痛、头昏眼花、精力不济,或是肺阴虚的结核病导致的潮热盗汗、咳嗽干渴等都非常适合食用。
银耳:银耳有滋阴养胃、生津润燥的作用。银耳富含多种蛋白质、氨基酸、多糖,非常符合人类身体需要,是民间常备的清凉补品之一,尤其是对肺阴虚和胃阴虚者效果更佳。
海参:有滋阴润燥、补血补肾益精的作用。《药性考》:“降火滋肾”。高蛋白低脂肪的海珍,适合阴虚体质者常吃。
2、针灸、按摩保健穴位:像肾俞穴、太溪穴、足三里、三阴交、阴棱泉、关元穴等,常常按摩对阴虚者有奇效。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阴虚体质者尤其要注意生活习惯方面。阴虚火旺,适合小中强度运动,运动量适中,可快步行走、散步、打球、太极之类的运动,但要注意出汗量不可过大,避免阴液流失,皮肤干燥可适当多去游泳。生活上养成规律作息,不熬夜,不过劳,保持身心愉悦,一定要长期坚持才可改善阴虚体质。
相信大家通过以上文章内容的介绍,应该对因虚患者的调理身体方法都有了更多了解,希望大家在平时一定要多注意保养自己的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长期的熬夜,这样的增加锻炼增强体质,才会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第一个:一觉到天亮。
这是心气平衡的表现。心主神,白天工作,夜里睡觉,神当精神则精神,神当潜藏则潜藏。但神的表现正常还要求五脏六腑都协调才行。睡觉有问题的人,都是神病了。或是心肾不交,或是胃中不和,或是肝火上炎,或是病痛折磨,或者邪气内扰,都关乎神。
第二个:胃口好
健康人应该饭是吃得津津有味,到点了就感到肚子很饿,饭量适中。
胃口分两种:一种是肚子饿,一种是味觉。肚子饿,是脾脏在管,吃东西如同嚼蜡没有味道,就是胰脏受伤了,胰脏癌、胰脏炎的人没有味觉。
所谓正常的胃口是很正常的量吃下去很满,这表现为脾胃的中焦后天之本的功能正常。也与肝胆大小肠相关。
第三个: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是上厕所(时间在早上五点到七点之间)
人夜间休息睡觉,身体却在排毒。毒从小便、从大便、从毛孔排出。因此,早晨起床后上厕所可以把一夜储积的毒气排空,自然身体健康。
有些人每天半夜要起床上厕所小便,而且还不止一次。这是肾气不足,不能气化水液了,也就是俗称的肾虚,是先天之本亏虚了。而先天之本管着我们的寿命,是父母精气所化。
第四个:一天三到七次小便
健康情况小便的量大,颜色要淡黄。前提是正常饮水,每天要保证至少1升的饮水量。而且,每天睡前睡后都要饮一大杯水。小便排出了,表示肾的功能正常。如果不停地小便,那就是肾病。最常见的是肾阳不足,气化不利,水液不能得到气化,只好排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利用。
第五个:手心、脚心的温度
健康人手心、脚心的温度应该常年保持温暖,将手放到额头上,应该感到脑袋是凉的,手背和脚背应该是凉的。这就说明心脏没有问题。
第六个:男人女人都有,早上的阳反应 。
女人早上起来的时候,乳房很敏感,男人阴茎会勃起,也叫晨勃反应。一般男人到了十几二十岁都会有正常反应,到了五六十岁就没有了。因为它表示着你体内的阳气充足。
第七个:健康的甲印
健康的甲印,要求双手十指指甲根处要有八个月牙,俗称小太阳。从拇指到无名指,月牙从大到小排列,小指可以没有。甲印大小从甲根向甲缘量起应在2mm左右(大拇指可到2—3mm,其余依次减少到2mm左右)。甲印边缘整齐、清晰,中部凸出显得饱满。此种甲印多见于身体健康者,说明气血冲和、脏腑阴阳相对平衡。与正常甲印相比增大或缩小,或甲印的指数增多或减少,十指全有或全无等,都称为异常甲印。
第八个:看牙龈部位
观察牙根是不是被牙龈包好了,牙龈的颜色是不是红润。越是大病,越是阳虚,牙根部分越是暴露地比较多,牙龈的颜色越是灰暗。
健康的小孩子,牙龈红润,且紧紧地包住牙根。病人可以自己观察,当疾病减轻或者痊愈时,牙龈部位就好转一些。如果牙龈处牙根过多地暴露,肾气一定不足。
第九个:渴 饮
这帮助我们证明他体内是寒还是热,喝温水里面是寒的,喝冰水里面是热的。健康人应该稍微觉得有些渴,每天有一些欲望喝点水。想喝的水的温度在室温比较舒服。
第十个:流汗
健康人在运动时、吃辣的东西时、喝热茶时应该会有一些汗这是正常的。就是说该流汗的时候流汗,不该流汗的时候没有汗。
最后要说的是,这只是一个参考,千万不要落入这十个标准里面,每个人的状况都会有细微的差别。落到最终中医就一个标准那就是阴阳平衡。
关于“健康 中医”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明德号的签约作者“思萍”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健康 中医”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健康 中医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是广...
文章不错《健康 中医》内容很有帮助